鋯剛玉磨料定義:
鋯剛玉(FUSED ZIRCONIA ALUMINA)是以氧化鋁、氧化鋯為原料在電弧爐中經2000℃以上高溫冶煉而成。其質地堅韌,結構致密,強度高,熱震性好。鋯剛玉根據ZrO2的含量,一般有低鋯剛玉(ZrO2 10%~15%),中鋯剛玉(ZrO225%)和高鋯剛玉(ZrO2 40%)。作為一種高級磨料,可制造高性能的重負荷砂輪,對鋼件、鑄鐵件、耐熱鋼、以及各種合金材料有很好的磨削作用
鋯剛玉化學成份:
鋯剛玉主晶相為α-Al2O3,次晶相為斜鋯石,還存在少量玻璃相。
牌號 |
主要化學成分% |
||||
ZrO2 |
Al2O3 |
SiO2 |
TiO2 |
Fe2O3 |
|
ZA25 |
24—30 |
68—72 |
≤0.5 |
≤1.0 |
≤0.2 |
ZA40 |
38—44 |
50—60 |
鋯剛玉物理性能指標:
鋯剛玉磨料用途:
鋯剛玉耐熔體侵蝕性好,作為一種高級磨料,可制造高性能的重負荷砂輪,對鋼件、鑄鐵件、耐熱鋼、以及各種合金材料有很好的磨削作用;另外,鋯剛玉還是一種高級耐火原料,是制作高性能的滑動水口及浸入式水口的理想材料 ,還可用于制作玻璃熔窯用鋯剛玉磚。
生成機理
在鋯剛玉中,主要礦物相是a-Al2O3和Al2O3-ZrO2形成的共晶體(見Al2O3-ZrO2系狀態圖)。從圖中可以看到:Al2O3的熔點為2050℃,ZrO2的熔點為2690℃。在ZrO2含量為42.6%、溫度為1710℃時是Al2O3和ZrO2共晶點。在組成確定后,當溫度在相應組成液相線以上時,改變其溫度不會導致新相的出現。當溫度降到相應組分液相線上時,晶相開始析出,隨著晶相的析出,液相組成沿著液相線向共熔點方向變化。當溫度達到共熔點時,按共熔點組成中的比例同時析出晶相Al2O3和ZrO2共熔相。
當鋯剛玉熔體冷卻時,就開始產生晶體。晶體尺寸一般通過控制晶體成長速度,即采取急冷(過冷)的方法來實現。
為確保鋯剛玉的質量,除合理選擇冶煉參數及工藝、冷卻工藝及加工工藝外,選擇合適的添加劑,降低鋯剛玉中SiO2含量,使Al2O3和ZrO2共晶且結構均勻等亦是鋯剛玉生產的關鍵。
冶煉工藝
鋯剛玉的冶煉一般是在傾倒爐和流放爐上進行。其工藝和棕剛玉冶煉大致相似,但由于爐料中SiO2及其它雜質的含量較高,爐液粘度增加,操作難度較大。再者冶煉過程一般采用較薄層作業,便于雜質的揮發。
冷卻工藝
合理的冷卻工藝是鋯剛玉獲得微晶結構的關鍵。
冷卻方法的特征是將熔液迅速冷凝后,再自然冷卻,放慢冷卻速度的原因被看作是“裂紋合攏”或回火過程。
冷卻方法 | 過程與特征 | 備注 |
鋼球冷卻法 | 將熔液倒在一堆助冷塊上,助冷塊平均尺寸為12~50mm,塊與熔業體積比為1∶1~3∶1。一般采用碳鋼球做助冷塊。要求助冷塊和熔液比盡可能高,助冷球塊盡可能小。 |
英國專利:1323282 1973.7.11日發表 |
半連續鋼球冷卻法 | 將接包先鋪上一層不反應、不熔化的固體冷卻介質,厚度>150mm,介質直徑(5~60)mm的鋼球。當熔液倒入接包時,同時加入冷卻介質,邊倒邊加。此方法與鋼球冷卻法相比,接包中冷卻的熔液量要大的多。 |
美國專利:3928515 1975.12.23日發表 |
連續鋼球冷卻法 | 其方法和半連續冷卻法基本相同,所不同的是:將接包底部開一個口子,通過控制接包的傾斜度,來實現冷卻介質和剛玉從口中流出,連續作業。 |
美國專利:3726621 1973.4.10日發表 |
滾筒擠壓法 | 用一個管子,使熔液通過它流出到一個冷凝滾筒上,使之迅速成為半凝狀冷卻薄片,用一個擠壓滾筒擠壓使之致密,成為一個薄帶狀通過改變彎曲方向,使它有一部分破碎。與前鋼球冷卻相比,勞動強度小,產品質量有保證,24#中單晶體<1%,80#中單晶體<(4~14%) |
美國專利:3646713 1972.3.16 |
隔板冷卻法 |
把剛玉熔液倒入許多石墨或金屬抗熱材料作成的彼此隔開的板之間,使熔液表面與空氣隔開,并迅速冷卻,板間隙≤13mm,板體積與板之間的凈空比≥3∶1。 特點:結晶均勻,生產量大,且95%熔液表面不與空氣接觸。 |
美國專利:4070796 發表日期: 1978.1.31日 |
美國諾頓公司 | 日研磨材 | 中國第七砂輪廠 | |||||
ZS | ZF | AZ—73 | 設計指標 | 1 | 2 | 3 | |
Al2O3% | 74.98 | 75.14 | 71.40 | >68 | 76.16 | 74.13 | 74.22 |
ZrO2% | 23.6 | 23.6 | 26.90 | 23~28 | 20.35 | 21.93 | 22.03 |
SiO2% | 0.20 | 0.13 | 0.20 | <1 | 0.6 | 0.95 | 0.90 |
TiO2% | 0.40 | 0.35 | 2.3 | 1.69 | 2.12 | 1.97 | |
Fe2O3% | 0.09 | 0.07 | 0.10 | <0.4 | 0.18 | 0.51 | 0.46 |
CaO% | 0.60 | 0.57 | 0.37 | 0.24 | 0.30 | ||
MgO% | 0.15 | 0.10 | 0.34 | 0.12 | 0.17 | ||
密度(g/cm3) | 4.31 | 4.31 | 4.27 | 4.32 | 4.31 | ||
晶體尺寸(μm) | 平均17 | 平均17 | 20~40 | <40 | 平均42 | 平均19 | 平均28 |
磁性物(%) | 0.2 | 0.2 | <0.3 | <0.3 | <0.3 | <0.3 | |
PF值 | 7 | 7 | 9.3 | 8.89 | 8.93 | ||
Al2O3結構 | a | a | a | a | a | a | |
12#抗壓強度(kg) | 44.9 | 43.7 | >40 | 41.8 | 40.3 | 41.2 | |
12#韌性(%) | 97.25 | 97.31 | 96.17 | 95.16 | |||
努普硬度(HK∶kg/mm2) | 1104 | 1466 | 1206 | 1484 | 1707 | ||
維氏硬度(HV·kg/mm2) | 1359 | 915 | 1392 | 1563 | 1728 | ||
熔點(℃) | 1850 | 1850 | 1840 | >1790 | >1790 | ||
熱膨脹系數(1/℃) | 2.52×10-6 | 2.52×10-6 | 2.1×10-6 | 2.1×10-6 | 2.1×10-6 | ||
熱容量(kJ/kg·k) | 0.92 | 0.92 | 0.92 | 0.924 | 0.954 | ||
315℃熱導系數(w/(m·℃)) | 17.3 | 17.3 | 9.46 | 4.67 |